台東自行車快樂之旅(六)市區繞行 錯估路徑

出了森林公園,沿著卑南溪防浚道路乘風衝刺,河堤下萬紫千紅的灌木花叢萬分精彩。樹枝沖天、樹型奇特的淡紫色九重葛;落花繽紛的不知名花朵,黃的亮眼,贏得我們陣陣歡呼。道路左側是台東有名的釋迦樹,釋迦的品種繁多,這種是汁甜肉多的鳳梨釋迦,12月起正是果實成熟期。

我們原希望先到台東火車站,讓黑白雙姝找間餐館休息,小信和小毛繼續完成昨晚未竟的舊鐵路自行車道。騎著騎著居然沒到台東車站,又來到日光大橋和娜魯彎大酒店,這莫名的行程,迫使黑白雙姝跟著小毛和小信繼續往前行。當時雙姝都說體力還可以,我開玩笑說,要你們去台東車站等,你們一定會說「不知道路」,只好跟著繼續前進。會有如此的想法,是因為事前印給大家的行程表和路線圖,都沒看到黑白雙姝拿出來參考,你們也太對不起我了吧!嗚~~

我其實一直很納悶,為何當天沒有接上卑南大圳旁的自行車道,會騎到日光大橋?哈哈!答案揭曉了,今天(11/17)下班回家在捷運上翻看「台東山海鐵馬道」摺頁,有了大發現~「我們騎錯路了」。我們少繞地圖上右上方的一個三角形路線(青綠色,圓圈),少騎了4公里。小白和小烏看到這裡一定覺得老天庇佑,很高興我帶錯路吧!4公里~不算短的路程!



行前準備的路線圖雖從台東市政府網站下載,但,資料沒有更新,舊鐵道自行車道接濱海自行車,地圖上也沒有畫出明確路徑,小毛太相信地圖,一度和小信分道揚鑣,還好小信找到濱海自行車道,這段路在車站上拿的摺頁已經更新。少騎的4公里路程,是因為網路下載的地圖太過簡化,一不留神,提前轉彎,就找不道路了。以後還是要以最新版的摺頁為準,不能過度信任網路上下載的任何文件。

騎乘最後一段舊鐵路自行車道,迎面而來居然是我向三位炫耀的鐵軌道留影的真實背景,那是在鐵道藝術村「台東記驛館」大型看板前的留影。現在竟然真實地出現在面前,小烏哈哈大笑說:「小毛的照片背景出現了!」這是太平溪鐵路橋,橋的造型神似日本神社的鳥居,但找不到資料佐證。只找到網路上有人記載上課內容說橋旁有座碉堡,是日治時期控管火車通行的管理員住所,咦!那個碉堡在哪裡?有人看見嗎?




不一會兒,舊鐵路自行車道在卑南大圳交接處就中斷了,右轉改騎卑南大圳旁的自行車道,小信和我都覺得大圳滾滾黃水,不知道是否因連日下雨的關係,和印象中清澈見底的溪流印象差很多。昔日卑南大圳引卑南溪之水交錯在台東平原,是很重要的灌溉溝渠,沒想到整治後,看起來像大水溝。不過,他的命運比台北市的瑠公圳好多了,至少歷史遺跡還在,水利發達之後,瑠公圳早已無影無蹤。



回到台東新站,好奇心使然,我想去探尋「卑南文化公園」,此處卑南遺址是蓋台東新站時挖掘出來的,有清楚的聚落遺址,石屋、石棺、石梯、月形石柱……文化公園占地廣闊,我們草率看過遺址之後就結束此處的參訪。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