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投閒晃 發現觀景秘境—善光寺
冷颼颼的寒風,泡個熱呼呼的溫泉,手腳應該會暖和起來吧!
陽明山、烏來、礁溪……小小討論之後,搭上捷運,來去新北投。
新北投給人的印象就是溫泉鄉,近年市圖北投分館打響綠建築的口碑。到了新北投,過街來到新北投公園,經過北投圖書館,來到緊鄰的北投溫泉博物館,歐化建物外觀,拱型琉璃窗,相當美麗。屋外草坪上吸引新人來此拍攝婚紗,一群學生跟著老師從市圖順著動線,也來到博物館上課。今天的目的是泡湯,博物館聽過幾次解說導覽,不進屋內參觀了。
沿著北投溪畔前行,溪水中硫磺成分將溪石浸淫出粉白色澤。溪邊人車分道,散步在木棧道上非常悠哉。從摺頁中挑了一條「綠色樂活之旅」,準備沿著中山路—溫泉路—銀光巷,拜訪終點善光寺。設想走完這趟行程,帶著可能會稍稍疲憊的身軀,再來享受泡湯趣。
會挑這一條路線是因為摺頁上說「銀光巷自然生態豐富,橫跨熱帶到寒帶的多種植物和蕨類」。我多次拜訪北投,在大街小巷穿梭,對於溫泉風華大致有些概念,「銀光巷」倒是第一次聽聞,當然要去一探究竟囉!
取名銀光巷,是因為巷口有數棟台灣銀行的日式舊宿舍群聚,巷底是善光寺,取「銀」和「光」就成就小巷的名稱。台灣銀行舊宿舍已列為市定古蹟,搭起圍牆,正進行修護工程。我看過未整修前的殘破外觀,透過圍牆的空隙,想偷偷回味過去的印象。很不幸,屋舍幾乎都拆光了,這就是古蹟修復的標準程序吧!舊地重建,只求恢復外觀,那古色古香的原始建構已不復在。
日式的庭院屋宅是我夢想中的理想住屋,木造的屋舍,掏高的榻榻米地板,庭院不大但花木扶疏,最重要的是~如果能有棵綠蔭遮天的老樹,那就太幸福了。
從中山路轉入溫泉路,熱鬧喧嘩的氛圍漸漸消失,再轉入銀光巷,氣氛變得靜瑟、神秘,連坐落此巷的溫泉飯店都人煙稀少,極度隱密。巷前巷後幾分鐘光景,繁華和幽靜轉換如此之快。小巷邊坡上的蕨類非常茂密,綠色的羽葉垂降而下,原始風貌令人心怡,心中盤算這是學習蕨類植物辨識的好地方。
山腳下出現一棟豪宅,雖有燈光,但感覺不出有人居住的氣息。在此幽靜的山中,居住於此,除可享受山林之趣、自家泡湯之樂,交通路程又這麼便利,心生羨慕之情。
沿著巷子繼續前行,巷弄變寬,一路蜿蜒上山,坡度稍陡,沿途地海拔植被豐富,幾個彎路之後就來到銀光巷最後一戶——善光寺。善光寺是一處日式佛教寺廟,主祀釋迦牟尼佛,最高處有個「佛、寶、塔」的三層寶塔,相傳最上層有從日本供奉來台的釋迦牟尼佛舍利。摺頁上說,相傳善光寺是昭和天皇的女兒看破紅塵出家的地方,不知真相如何?
下山經過銀光寺和溫泉路口,發現一座石碑,上頭隱約有「昭和十年……台灣善光寺」、「消除三垢冥廣濟眾厄難」的字樣。上網查資料,還找到70年代善光寺的明信片,可見當時應該是個頗有名氣的觀光景點吧!
物換星移,善光寺平時不開放參拜,所以寺院內非常幽靜,登上最高處,寶塔前可俯瞰北投市區,遠處還可眺望觀音山和大屯山。正值櫻花盛花之時,從山下往上仰望寺院,寺院被嫣紅的櫻花包圍,在濃綠的山影中特別突出。
流連於善光寺寬廣的視野和林木蒼翠的車道中,在冷冽的寒冬,探訪如此清幽的聖地,真是愉悅。台北處處有驚奇,漫無目的的悠遊,卻能找到如此美境,真是幸運!
走著~走著~身體暖和無比,執著於尋幽訪勝,時間不夠,泡湯只好來日再享受囉!
《延伸閱讀》
1.70年代的明信片,居然還找到昭和時期的明信片。
2.有網友紀載:「根據本人初步田野查證結果是:與善光寺有關的確認不是昭和的女兒(即,並非明仁天皇的姊妹),而是明治天皇的第七皇女北白川宮。她也不在此地出家,而在長野的信州善光寺出家。」
3.為了紀念日本礦物學家岡本要八郎發現含有放射物質的北投石,善光寺庭院屹立一座「岡本翁頌德碑」,1940年建立,歷經許許多多的輾轉波折,現保存在善光寺內,為北投石歷史做了最好的見證。
北投石是唯一以台灣地名命名的礦石,由日本礦物學家岡本要八郎(Okamoto, Y.)於1905(明治三十八年)在新北投公園之北投溪河床上發現,全世界只有台灣北投溪和日本秋田縣玉川溫泉兩處產地。
4.善光寺照片(可以點【下一頁】繼續看)
5.善光寺介紹
6.北投石介紹
途中看見賣雞腳的摩托車,感覺好似回到60年代的社會。在繁華的新北投巷弄居然還存有這種傳統的小販摩托車,感覺滿溫馨的。不知道叫賣的營業時間何時開始?
陽明山、烏來、礁溪……小小討論之後,搭上捷運,來去新北投。
新北投給人的印象就是溫泉鄉,近年市圖北投分館打響綠建築的口碑。到了新北投,過街來到新北投公園,經過北投圖書館,來到緊鄰的北投溫泉博物館,歐化建物外觀,拱型琉璃窗,相當美麗。屋外草坪上吸引新人來此拍攝婚紗,一群學生跟著老師從市圖順著動線,也來到博物館上課。今天的目的是泡湯,博物館聽過幾次解說導覽,不進屋內參觀了。
沿著北投溪畔前行,溪水中硫磺成分將溪石浸淫出粉白色澤。溪邊人車分道,散步在木棧道上非常悠哉。從摺頁中挑了一條「綠色樂活之旅」,準備沿著中山路—溫泉路—銀光巷,拜訪終點善光寺。設想走完這趟行程,帶著可能會稍稍疲憊的身軀,再來享受泡湯趣。
會挑這一條路線是因為摺頁上說「銀光巷自然生態豐富,橫跨熱帶到寒帶的多種植物和蕨類」。我多次拜訪北投,在大街小巷穿梭,對於溫泉風華大致有些概念,「銀光巷」倒是第一次聽聞,當然要去一探究竟囉!
取名銀光巷,是因為巷口有數棟台灣銀行的日式舊宿舍群聚,巷底是善光寺,取「銀」和「光」就成就小巷的名稱。台灣銀行舊宿舍已列為市定古蹟,搭起圍牆,正進行修護工程。我看過未整修前的殘破外觀,透過圍牆的空隙,想偷偷回味過去的印象。很不幸,屋舍幾乎都拆光了,這就是古蹟修復的標準程序吧!舊地重建,只求恢復外觀,那古色古香的原始建構已不復在。
日式的庭院屋宅是我夢想中的理想住屋,木造的屋舍,掏高的榻榻米地板,庭院不大但花木扶疏,最重要的是~如果能有棵綠蔭遮天的老樹,那就太幸福了。
從中山路轉入溫泉路,熱鬧喧嘩的氛圍漸漸消失,再轉入銀光巷,氣氛變得靜瑟、神秘,連坐落此巷的溫泉飯店都人煙稀少,極度隱密。巷前巷後幾分鐘光景,繁華和幽靜轉換如此之快。小巷邊坡上的蕨類非常茂密,綠色的羽葉垂降而下,原始風貌令人心怡,心中盤算這是學習蕨類植物辨識的好地方。
山腳下出現一棟豪宅,雖有燈光,但感覺不出有人居住的氣息。在此幽靜的山中,居住於此,除可享受山林之趣、自家泡湯之樂,交通路程又這麼便利,心生羨慕之情。
沿著巷子繼續前行,巷弄變寬,一路蜿蜒上山,坡度稍陡,沿途地海拔植被豐富,幾個彎路之後就來到銀光巷最後一戶——善光寺。善光寺是一處日式佛教寺廟,主祀釋迦牟尼佛,最高處有個「佛、寶、塔」的三層寶塔,相傳最上層有從日本供奉來台的釋迦牟尼佛舍利。摺頁上說,相傳善光寺是昭和天皇的女兒看破紅塵出家的地方,不知真相如何?
下山經過銀光寺和溫泉路口,發現一座石碑,上頭隱約有「昭和十年……台灣善光寺」、「消除三垢冥廣濟眾厄難」的字樣。上網查資料,還找到70年代善光寺的明信片,可見當時應該是個頗有名氣的觀光景點吧!
物換星移,善光寺平時不開放參拜,所以寺院內非常幽靜,登上最高處,寶塔前可俯瞰北投市區,遠處還可眺望觀音山和大屯山。正值櫻花盛花之時,從山下往上仰望寺院,寺院被嫣紅的櫻花包圍,在濃綠的山影中特別突出。
流連於善光寺寬廣的視野和林木蒼翠的車道中,在冷冽的寒冬,探訪如此清幽的聖地,真是愉悅。台北處處有驚奇,漫無目的的悠遊,卻能找到如此美境,真是幸運!
走著~走著~身體暖和無比,執著於尋幽訪勝,時間不夠,泡湯只好來日再享受囉!
《延伸閱讀》
1.70年代的明信片,居然還找到昭和時期的明信片。
2.有網友紀載:「根據本人初步田野查證結果是:與善光寺有關的確認不是昭和的女兒(即,並非明仁天皇的姊妹),而是明治天皇的第七皇女北白川宮。她也不在此地出家,而在長野的信州善光寺出家。」
3.為了紀念日本礦物學家岡本要八郎發現含有放射物質的北投石,善光寺庭院屹立一座「岡本翁頌德碑」,1940年建立,歷經許許多多的輾轉波折,現保存在善光寺內,為北投石歷史做了最好的見證。
北投石是唯一以台灣地名命名的礦石,由日本礦物學家岡本要八郎(Okamoto, Y.)於1905(明治三十八年)在新北投公園之北投溪河床上發現,全世界只有台灣北投溪和日本秋田縣玉川溫泉兩處產地。
4.善光寺照片(可以點【下一頁】繼續看)
5.善光寺介紹
6.北投石介紹
途中看見賣雞腳的摩托車,感覺好似回到60年代的社會。在繁華的新北投巷弄居然還存有這種傳統的小販摩托車,感覺滿溫馨的。不知道叫賣的營業時間何時開始?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