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城古往今來的魅力
宜蘭古城深度一日遊
在好友的FB看見宜蘭磚窯,紅磚砌成的連棟窯目位在綠草如茵的草坪後方,紅與綠的構圖非常美麗,我當下就留言:「帶我們去」,沒想到順利地促成了這次宜蘭城的深度之旅。
很喜歡在大街小巷閒晃的感覺,不經意總能發現驚奇。這次有在地好友的帶領和導覽,深刻感受到與印象完全不同的宜蘭市。現代的發展要如何兼顧古蹟的保存?宜蘭市讓我大開眼界,讚嘆連連。
一天行程走訪了相當多地方,行程簡單說明如下:
宜蘭磚窯→宜蘭河→潘宅古井→古城牆→楊士芳紀念林園→古早味宜蘭冰→鄧伯花廊咖啡(庄腳人所在)午餐→紅糟桂圓枝仔冰(宜蘭酒廠)→宜蘭設治紀念館→幾米廣場屋→百果樹咖啡→月眉坑瀑布(沒完成)→辣椒園晚餐
宜蘭磚窯
宜蘭磚窯位在宜蘭市的北津社區,當年磚塊盛產期,北津社區有5座磚仔窯,加上鄰近梅花社區的3座,是宜蘭窯廠最密集的區域,也是全縣22座窯廠分布的中心位置。
原本燒窯廠都位在山區,因推車運送不便,漸漸轉至平地設廠。北津地區因為生產黏度很高的白社韌土,先民就地取材,建造磚仔窯。宜蘭磚窯是一座傳統的「目仔窯」共有13目,沿著坡地建造,所以也稱為「階梯窯」,這座窯廠的特色是全由磚塊建造,煙囪高37公尺,是宜蘭縣目前唯一僅存的磚窯廠。
宜蘭磚窯所在地,原規劃為國宅用地,經當地民眾極力爭取保存昔日產業的見證,於民國91年12月27日指定為縣定古蹟,成為北津地區的地標。
幾周前攀登宜蘭五大名山之一的烘爐地,行車匆匆經過窯廠的後方產業道路,便被高聳的磚造煙囪吸引住目光,沒想到事隔數周,經由好友的引導,可以親自探訪這座宜蘭縣僅存的磚仔窯,13目紅磚窯廠加上筆直衝天的煙囪,搭上前方綠草如茵的車埕,欣賞傳統產業的生命可以在此傳承。
宜蘭河
宜蘭河整治工程的成功是當地人的驕傲,採用自然工法分三階段施工,說明自然生態和河川整治可以兼顧,當地政府特意留下兩邊河岸廣闊的休憩綠地,更是當地民眾的福音。
潘宅古井
清朝嘉慶年間的古井,與宜蘭建城同一時期,由附近昭應宮建廟匠師所作,潘氏分為三宗支,挖了兩井供鄰近鄉里使用,旁還有石桶供洗滌之用,現僅存此一主體,已有200年歷史,古井水源汨汨流出,現今仍可挑水運用。
宜蘭古城牆
鄂王社區保留舊城西路100公尺的古城牆,牆上用磚雕、石雕、陶塑展現先民的生活型態、行業生態和古今地圖。鄂王社區保留往日歷史風華與現代發展並存的營造方式,令人刮目相看。
楊士芳紀念林園
位在楊士芳紀念林園內的芸堂人文咖啡,外觀以枕木幾何排列推砌為牆,非常醒目。但,咖啡廳的門口卻像廠房後門,平凡到令人懷疑「那是入門處嗎?」。園區內有個展示館,可惜假日休館。
楊士芳是宜蘭第一位舉人,愛鄉護土不畏異族統治的精神,展現文人的風骨,縣府特地立此林園感念他的事蹟。
冰和宜蘭冰
有在地人的帶領,才能嚐到這種貨真價實的巷仔好物,細綿綿的口感,一大碗40元,可挑三種水果口味,原汁原味沒有任何食品添加物。
鄧伯花廊咖啡(庄腳人所在)
友人安排員山「老媽媽烤香雞全餐」,位在望龍埤附近,午餐時間用餐客人非常多,我們改到隔壁的「鄧伯花廊咖啡(庄腳人所在)」,沒想到國慶日不算假日,只賣飲料和甜點。網路上搜尋「老媽媽烤香雞全餐」,看起來非常可口,下次一定要預約。
「老媽媽烤香雞全餐」,請參考Clare的品味生活(台灣旅遊)
http://l50740.pixnet.net/blog/post/40983093
宜蘭酒廠
車過宜蘭酒廠,當然要停下來,買支紅糟糯米枝仔冰,酒味很濃,好吃。(忘記拍照了)
宜蘭設治紀念館
原為宜蘭縣長官邸,因地方人士搶救官邸庭園內的一棵百年老樟樹,而免於南門計畫的開發。此處原為日治時期,舊宜蘭廳長的官舍,附近保留三棟日式建築,對面是舊宜蘭廳庶務課長官舍,光復後為縣政府主任秘書的宿舍,隔壁為舊宜蘭農林學校校長官舍,現已規劃為宜蘭文學館。
我對日式老建築物情有獨鍾,榻榻米、木式拉門、迴廊、庭院、老樹、池塘、小宮燈…..,這棟歷代地方首長的官舍,歲月痕跡處處可見,老樹穩健地佇立在庭園一隅,樹幹交錯出的時空背景,令人緬懷。
宜蘭設治紀念館的建築仿日式和西洋混合方式,庭園老樹林立,有一段清末遺留的石頭牆,依傳統古法,以蛋白、牡蠣殼粉、糯米粉調為黏著劑,以人字型工法砌石而成,古意盎然,牆上長滿苔癬,印證歲月的痕跡。
幾米廣場
這趟宜蘭之旅,特別提出幾米廣場和百果樹咖啡屋,這兩處媒體不斷報導的景點,一定要去看看。
幾米廣場原是鐵路局舊員工宿舍,去年和好友們曾路過此處,人行道上斷簷殘壁和綠色爬藤引人駐足。沒想到宜蘭都更計畫,將此處融入幾米繪本「向左走、向右走」和「星空」的故事情節,形塑主角雕像,吸引觀光人潮。幾尊熱門的彩色主角雕像旁出現長長隊伍,都是等著照相的。我們四個LKK也跟著拍照,玩的不亦樂乎。
「百果樹‧紅磚屋」咖啡館
在百果樹咖啡屋,最大的期待是等待鼎鼎有名的老闆黃春明親自送上咖啡,說段引人入勝的童話故事,可惜這次沒時間進去。這棟老建築物是日治時期,檢驗米穀的宜蘭出張所,光復後,改為糧食局辦公室,老建物新生命,散發不凡的魅力。
幾米廣場和百果樹咖啡屋兩處都是老屋賦予新貌而重生,宜蘭縣政府的巧思是最令人折服的。
請參考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
http://www.tonyhuang39.com/tony0275.html
月眉坑瀑布
過去爬礁溪的山,有幾次都從五峰旗瀑布的停車場起登,登山通常沿著得子口溪左岸入山。這次跨越得子口溪走產業道路進入山林探訪月眉坑瀑布。
昔日曾跟著蕨類小組走過月眉產業道路,但,那次沿著左岔路,走著走著就走到林美石磐步道入口了。要探訪月眉坑瀑布卻右岔沿著得子口溪前進,沿途步道好走,溪水淙淙,走來非常舒服。因天色漸暗,走了一段之字形陡坡後,就折返了。回程走在沒有月光的步道上,一束手電筒光線,維繫著4人的行進安全。
請參考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
http://www.tonyhuang39.com/tony0275.html
更多行旅的相片,請點這裡:
https://plus.google.com/photos/102190650988743780908/albums/5934246799850923857
========================================================================
喜歡在陌生的城市閒逛,
不按圖索驥,發現驚奇。
這次在宜蘭古城,有在地朋友的帶路,
古蹟與現代的交錯,更是驚喜連連。
磚窯、古井、古牆、老屋......
現代化的宜蘭市,巷弄裡特意保留的歷史見證,引人入勝;
林園、幾米廣場、百果樹咖啡屋......
老房子新生命,古韻的建物散發現代的氛圍,遊客如織。
我終於明白,宜蘭人的驕傲從何而來?
旅遊少不了在地美味,
蒜味肉羹、古早味冰淇淋、酒廠枝仔冰、田園餐廳、市區合菜,
雖是地方小品,依然津津有味。
喜愛山野的人~
怎會錯過宜蘭的好山好水,
人潮喧囂的風景區,
過了溪~
幽靜的山徑,溪水淙淙,
又是一處私房秘境。
摸黑返程,感官大開,
沒有月光的山徑,
步步為營,
人生能有幾回瘋?
非常感謝好友,
"蝌蚪"的引航,
“扁柏”的好茶,
親密夥伴"大彎"的陪伴。
2013雙十國慶日,
美好且豐碩的古城之旅,
非常喜歡這種漫遊探索及細細品味的感覺。
未竟的旅程,
我們下次再訪。
========================================================================
喜歡在陌生的城市閒逛,
不按圖索驥,發現驚奇。
這次在宜蘭古城,有在地朋友的帶路,
古蹟與現代的交錯,更是驚喜連連。
磚窯、古井、古牆、老屋......
現代化的宜蘭市,巷弄裡特意保留的歷史見證,引人入勝;
林園、幾米廣場、百果樹咖啡屋......
老房子新生命,古韻的建物散發現代的氛圍,遊客如織。
我終於明白,宜蘭人的驕傲從何而來?
旅遊少不了在地美味,
蒜味肉羹、古早味冰淇淋、酒廠枝仔冰、田園餐廳、市區合菜,
雖是地方小品,依然津津有味。
喜愛山野的人~
怎會錯過宜蘭的好山好水,
人潮喧囂的風景區,
過了溪~
幽靜的山徑,溪水淙淙,
又是一處私房秘境。
摸黑返程,感官大開,
沒有月光的山徑,
步步為營,
人生能有幾回瘋?
非常感謝好友,
"蝌蚪"的引航,
“扁柏”的好茶,
親密夥伴"大彎"的陪伴。
2013雙十國慶日,
美好且豐碩的古城之旅,
非常喜歡這種漫遊探索及細細品味的感覺。
未竟的旅程,
我們下次再訪。
行程好豐富,有些感覺真的是私房景點耶!彰化花壇好像也有老磚窯,但只有經過沒造訪哩。設治記念館真的好漂亮,我上次在裡面混了好久,但因為沒有解說,所以完全不知有清代老石牆呀
回覆刪除有解說牌呀!這片牆看起來真很有歷史。宜蘭古城牆也留下約100公尺,但因為已塗上水泥,喪失了歲月的痕跡。不過當地社區營造做得很好,在這面古牆上擺上石雕、磚雕、古地圖,還有鴨母船,把宜蘭昔日的傳統生活方式都傳承下來了。
刪除姊,下次換你帶路吧!
回覆刪除對宜蘭很陌生的毛弟
放慢腳步,感受會更深刻喔!
回覆刪除太深度的報導,那時候才能帶我們一起去,別忘了還有“楊復興”哦!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