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排灣族大狗(Tjaqau)部落的納貢(kisatja)祭儀

南台灣的排灣族,在台東台坂部落有一個家族,少數的家戶,跟隨著頭目,戮力傳承古老的傳統,在每年小米收穫祭時,都會舉辦納貢祭儀。頭目和巫師家家戶戶祈福,收取族人準備的貢品,致力找回傳統的文化和祭儀。

這個家族就是俗稱大狗部落的瑪拉拉佛史(Maljaljaves)家族,是台東台坂督阿高(Gibana)部落規模最大、勢力最強的家族,現任頭目吳清生繼承父志,希望恢復部落傳統的文化,年年持續舉辦祖先傳承下來的祭儀。

什麼是納貢祭儀呢?排灣族擁有嚴謹的階級制度,古老時期,頭目擁有部落所有土地和屋舍,小米收成時,他的部落子民會將小米收穫的十分之一繳交給頭目。頭目並非獨享這些貢品,他會將貢品分成多份,留一份給自己;部分獻祭祖靈,感謝祖靈庇佑豐收;部分分給部落窮困的族人;剩下的再分配給貴族、勇士和所有子民共享。這項祭儀是鞏固頭目權勢的傳統文化,也是部落社會福利的落實,更是族人共享豐收喜悅的古老儀式。

2014719-20日跟著劉還月老師,親臨台坂部落,這是結束舊部落踏查探勘及狩獵營之後的第6天,我又回到大狗部落,跟著頭目和巫師拜訪家戶,見證傳統納貢祭儀的進行。

巫師祭祀祖靈後,在兩位阿姨的參扶下啟程。

▲巫師揹著占卜箱,內有作法時所需的器具。

行進中,巫師喃喃唸著咒語,旁邊的阿姨用錄音機紀錄學習。

巫師在部落中擁有崇高的地位,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舉凡部落的歲時祭儀、婚喪喜慶、疾病傷痛,都仰賴巫師的祈福、占卜或除穢驅邪。巫師必須熟捻各項祭儀程序、歲時禮儀,而且需要深黯艱深的古語。


▲來到族人的家門前,巫師先舉行祈福儀式。


▲這家的貢品有一整袋的小米、小米酒、米酒、餅乾和現金紅包。

古時,族人會用平日食用的小米、芋頭、野菜等來納貢,近來因為種植小米的人越來越少,有些會以米酒、小米酒或是現金取代。頭目希望族人恢復傳統的納貢儀式,近年來鼓勵族人種植小米,以小米作為貢品。

 這位阿姨很會種小米,還得過獎,她趕緊背上榮譽背帶和頭目夫人合照。

▲阿姨做的小米串也很有特色,小米梗結成辮子,自然又美麗。


頭目會把巫師祈福後的祝福放在各家屋內的祖靈箱內。



▲來到前鄉長家中,鄉長夫人熱情款待,巫師、頭目都接受最高的禮遇。


▲翁哥人緣好,所到之處,都被點名回禮。他也很阿沙里,米酒、小米酒統統乾杯奉陪。

排灣族根據農作物的生長期間有不同的祭儀,其中最重要的每年七月中旬的小米收穫祭。族人在小米成熟收割的季節,舉辨收穫祭,感謝祖靈的眷顧和庇祐,期許來年更多的收穫。

▲從瀧溪車站下車,一路到台坂部落,路上可見零星的宣傳旗幟。

▲大狗(tjuwaqau)是指有竹子(qau)的部落,所以頭目家前插了聳入天際的竹子。



▲頭目家廣場就是小米收穫祭的活動現場,祭祀祖靈、聚餐、跳舞、閒聊都在這裡。

納貢祭儀完成後,就開始殺豬祭祀祖靈。依照巫師的指示,先割下一點點鼻子、耳朵、肋排肉、腿肉、尾巴、內臟,用竹籤串成一串,引申代表全豬,祭祀祖靈。





▲從豬身上切下來各部位的肉,串在竹籤上,代表全豬之意,祭祀祖靈。

祭祖靈之後,去年小米祭受封家臣的豹哥開始剁豬肉,將豬肉分袋一一送給家族的各戶人家。

今天的豬不是在現場殺,而是在屠宰場殺好之後,再載運到廣場來進行獻祭儀式,過去殺豬儀式還是要由部落的男祭師主持。

收穫祭的排灣語是masarut,意思是過一個年,所以頭目說收穫祭,就是瑪拉拉佛史家族的過年。

遠在各地成家或立業的族人,在小米收穫祭回到故鄉參加祭儀,並一起祭祀家族祖靈,留下一張瑪拉拉佛史家族的大合照。



這一刻我覺得滿感動的,尤其是幾位長者,一大早就到現場等候,靜靜地坐著,等待活動的開始。全家族能在祭祀祖靈後,齊聚一堂拍照留念,意味著家族子民認同自己的文化和祭儀,此刻頭目的心境應該是更加寬慰吧!


▲中間這位長者從知本回到故鄉參加傳統的祭儀,他的編織手藝非常好。
延伸閱讀: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