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山蕃童上學路的所見所聞

回想小時候的上學路,你是不是可以說出一籮筐好玩、有趣的故事?

2016年3月20日劉還月老師恆春半島東岸古道勘查,試圖循著巴龜甪社阿美族學童的上學路線,從茶山越嶺到恆春國語傳習所豬朥束分教場。(豬朥束是現今滿州鄉里德村)。

▼完成Balisi之後,沿著狹小的小溪溪堤進入原始林。

10人團隊浩浩蕩蕩從茶山出發,領路人是當地人古清芳老師,他活力四射幽默地述說著這段上學路的趣事,我聽得津津有味,也勾起小時候的許多的回憶。古老師說,這段上學路是他父執輩時代的事,他國中時也走過這條路上學。當時公路已開闢通車,有公車可以搭到滿州上課,為了要省車票錢,寧可徒步上學。小孩子哪會只為了省錢,就願意長途跋涉、翻山越嶺徒步上學?


上學放陷阱 放學收獵物 滿路甜果吃不完
真正的原因是,橫越森林的上學路,有太多的誘惑。酸酸甜甜的羅望子果實,果肉香甜的野生龍眼,還有吃太多可能致死的台東漆果實……,這些野生的成熟果實,都是古大哥小時候物資貧乏年代最美味而且免費的零嘴。

更吸引男孩子的是,上學時沿路擺放陷阱,捉錦蛇、赤腹松鼠等林間常出沒的小動物,放學時就可沿途驗收獵物,帶回家為晚餐加菜,或是賣掉補貼零用錢。古大哥笑著說:「小時候這些事,是上學時的最大的樂趣」。他爽朗的笑聲迴盪在森林裡,可以感受到解說人陷入兒時歡樂氣氛的回憶裡。

靈異傳說太駭人 快速通過不敢逗留
當然也有鬼故事的流傳,有處名為「紅鞋仔」的林地,地名來自一位年齡小古大哥一歲的女孩,不幸在野外發生意外,遇害時女孩穿著紅鞋,因此盛傳女孩死不瞑目,會追逐進入山林的人們。孩子們聽到這種駭人聽聞的故事,誰還敢叉開上學路到他處隨意玩耍和嬉戲?

日本仔園的大樹
日本仔園是日治時期恆春熱帶殖育場所「港口母樹林」的辨公廳舍遺址,國民政府來台,林業試驗所接管之前,有短暫的時間閒置,山下公館的居民紛紛在此圈養豬隻和雞鴨。古大哥說,他的媽媽和姊姊就曾在此圈養豬隻。園內有兩棵巨大樹木吸引大家的目光。

羅望子是典型的熱帶植物,細緻的羽葉鋪成茂密的林蔭;粗壯的樹幹,佇立荒野高聳入天。我曾在甲仙的宥欣農場看過羅忘子的花,那是我聽過羅望子這種植物多年後,第一次親眼目睹,黃色大大的花垂掛在樹枝,迎風搖曳相當美麗。羅望子是東南亞常見的樹種,果實酸酸甜甜可入菜,也可作成蜜餞當零食,印度咖哩中的酸味就是加了羅望子的複方。


《延伸閱讀》

白榕纏繞  老茄苳苟延殘喘
另一棵是已被白榕附身纏繞的老茄冬樹,粗壯的樹幹需要3位成人手牽手才能環抱。白榕氣生根緊緊纏勒茄冬老樹,表面上看是溫柔的纏綿,現實面卻是謀殺型的生存秘技。白榕藉由纏住老樹,往上攀爬爭取陽光行光合作用,待枝葉繁茂會漸漸遮蔽茄苳所需要的陽光,白榕氣生根著地成為支住根日漸茁壯粗大,就勒殺茄冬老樹的樹幹,這種現象稱為「纏勒現象」,是植物求生存的方法之一。若干年後,粗壯的茄苳樹就會被白榕吞噬,完全消逝在原地。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是達爾文時代就留下來的大自然萬物生存法則。



民眾侵佔土地  種樹林驅趕
在轉入日本仔園的途中,有塊幽暗的森林,為數眾多的肯氏南洋杉筆直的樹幹高聳參天,這是林試所的造林地。當初會在此造林是因為要驅趕民眾在此放養禽畜的行為。以現代話來說,就是當政者認為民眾竊占國有土地,就以造林來驅趕。物換星移,留下來卻是粗壯挺拔、綠樹成蔭的森林。


強烈風勢吹襲  樹偏幹斷
在海邊常見風剪樹,樹木的枝葉長年累月受海風同一方向的吹襲,造成從臨風光禿傾斜的樹冠造型。在我們經過之路,看見許多倒向同方向的樹木,稱之「風倒木」。恆春半島東岸秋冬季從東北方吹來的強勁風力,被稱為落山風。海邊吹來的強風灌入森林裡。淺根性的樹種禁不住周而復始的強風吹襲,因而傾斜生長,強烈風勢吹斷迎風面的樹幹,造成風倒木的現象。


覆地廣大的石頭厝家園
在路上發現一處”大戶人家”的古厝遺址,雖然人去樓空,斷垣殘壁,但門框和部分牆面還留著,隔間也明顯可辨識。房子的材料是用土塊和砂岩所組合。後院有口古井,地面上用水泥補修過,地層下用石塊堆積而成,井底因落葉塵埃的堆積,底面清楚可見。



當時的排水系統就在古厝的附近,一處疑似集水區,水池、引水處、放水處清楚可辨。附近也可看見一些民生植物,如:竹子、檳榔、黃槿、蒲桃(香果) 等,當時山中生活自給自足,以耕田和打獵獲取生活所需的食材和用品。


這棟殘破的古厝,主人是潘文瑞(排灣族語wudjuy)。探勘後,古大哥貼文在FB,有位他的同學回應,那是她大姊嫁過去的夫家,大姊的先生叫潘明福,在她小二時,已經舉家搬遷到高雄仁武。據她描述:「小時候,媽媽託我三哥拿東西去給大姊,我愛跟,貪玩摸田螺,結果太晚,只好在那裡過一夜,沒有電燈的年代,晚上蟲鳴蛙聲黑漆嘛嗚的,也沒有鄰居。怕黑的我再也不敢在那過夜!之後只好白天早去早回~現在回想起還蠻懷念!」一段探勘路,勾引出當地人的兒時回憶,這些有溫度的在地故事,為殘破的老厝添增迷人的風采。

遺留在現場的日本酒瓶
沿途發現好幾個日本時期的酒瓶,從瓶身上的文字可以看到「大日本麥酒株式會社製造」、「キリンビール」、「DAI NIPPON BREWER TRADE MARK」等字樣。

食蛇龜收購價高  盜取者鋌而走險
認識食蛇龜是由媒體報導,破獲宵小盜捕野生龜類的新聞開始,印象最深刻的是收容走私龜類的中興大學保育中心,曾在2013年一夕之間被竊走上千隻的食蛇龜。近幾年因大陸圈養、食用、藥用等盛行,業者高價收購,使得盜、濫捕、走私食蛇龜的情形越來越嚴重,社頂工作站的收容中心也曾在2014年遭竊盜者剪斷鐵網,偷走101隻食蛇龜。我們走在山林裡,遇到好幾處補捉食蛇龜的陷阱,現場放置捕鼠籠。古大哥說,食蛇龜是雜食性,吊餌通常是肉類。


食蛇龜是台灣唯一的陸棲淡水龜,公告為第二級珍貴稀有保育類野生動物。主要分布在全台淺山地區、森林底層和森林邊緣;牠在受到驚嚇時,頭、尾、四肢都會縮入龜甲內,並且緊閉龜殼,所以又被稱為「黃緣閉殼龜」,是國際公約及我國《野生動物保育法》指定公告的珍貴稀有保育類野生動物。

蘭嶼肉豆蔻 上等香料材
第一次認識這種熱帶植物,是在台北植物園,對它墨綠色且肉質厚厚的橢圓形葉印象深刻。這次在恆春又遇見,半島的氣候和溫度正是蘭嶼肉豆蔻適合生長的環境,加上隨行老師的解說,更加認識這種植物了。


蘭嶼肉豆蔻的紅色假種皮和種仁是香料的原料,乾燥後的種仁槌碎就能發出辛香的味道。蘭嶼肉豆蔻或稱台灣肉豆蔻是台灣原生種,製作出的粉料香氣沒有進口的肉豆蔻濃郁。


一趟日本時期茶山蕃童上學路的踏查,可以挖掘這麼多動人的故事,加上哥古大和劉老師沿途對地景和生態的解說,獲益良多。古道探索的學習,令人著迷和振奮。

延伸閱讀:

《踏查筆記》時光倒轉 回溯蕃童上學之路

留言

  1. 從滿州走到港口去遠足也這樣走,去墾丁森林遊樂區也這樣走,你知道嗎?這段路我小時候不知走過幾回?但是太久了幾幾乎忘光了。但是那些植物、一眼便熟悉。真的想退休了再回去走一回。

    回覆刪除
    回覆
    1. 謝謝您的告知,我真的很有福氣,能跟著老師們去踏查這段很有歷史底蘊的古道。
      您不用等到退休啊~有空就可以回鄉探尋,一定能勾起很多小時候的甜美回憶。

      刪除

張貼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