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歷史遺忘、隱沒在山林海濱的豬朥束社人移民家屋

日本時期,明治37年((1904年)台灣總督府實施普通行政法,把恆春城和港口溪流域的平地和丘陵地同時編入「普通行政區城」管轄。日本人收列這些地區為平地編制後,將所有居住在這一帶的原住民,都改為「熟蕃」,與漢人一般看待,適用平地的法律約束與納稅義務。由於正式脫離「番人特別行政區」,除了平日使用的原住民族語外,一切傳統習俗,不再受到保障,迫使當時許多原住民紛紛遷移他處謀求生計。

▼田野工作團隊跨過海濱、越過山野,尋找昔日豬朥束社人移民的家屋。

在南仁山保護區臨近東海岸的熱帶季風原始林與海濱,就有幾戶當時遷徙至此討生活的豬勞束社人家屋。2016年4月15~17日劉還月田野工作團隊循著海岸、並上溯出風溪和田螺溪,試圖找尋被迫遷徙移民的家屋遺址,探尋豬勞束社斯卡羅族人在此狩獵農耕的過往史蹟。

▼田野工作團隊翻山越嶺、踏過草原、穿越溪澗,在山野間穿梭。


靠近海岸的三間石頭厝和牛羊寮

位在Dalidu(大粒堵)溪出海口附近有兩間石頭厝,附近漁人稱為技福寮。技福寮的主人叫詹技福,他同時間蓋了兩間房子,其中一間離海岸較遠,隱沒在密林中,一度被颱風吹倒後未再整修,目前屋頂崩塌,牆垣也毀壞了,只能量測出屋體寬3公尺、深3.5公尺。

▼被颱風吹倒的技福寮之一。

另一間技福寮就在旁邊靠近大海處,大門用木板抵住,屋頂和牆面完好,門前廣場鋪設石頭。房內布置狀似工寮,應該還有人使用,這間屋子較寬敞,寬4.5公尺、深3.6公尺,高2公尺;大門寬1.7公尺,高0.7公尺。

▼這間技福寮是這次踏查幾戶人家石頭厝中最完整的。

阿蕊稱兩間屋子的主人為叔公,詹技福的父親是豬朥束社斯卡羅族人,已過世;母親是龜仔甪社排灣人。詹父年輕時到社頂(龜仔甪社)做工,被招贅,定居在社頂。

▼技福寮內部狀似工寮,應該還有人使用。

荒煙漫草中清出完整的「阿西阿發石頭厝」

「阿西阿發石頭厝」位在阿蕊海濱小屋的上方,隱沒在荒煙漫草中。這次踏查,「呷呷連三兄弟」特地砍除門前高過人身的林投和芒草,裸露出石頭厝完美的屋身。

▼「呷呷連三兄弟」辛勤地砍除古厝前高過人身的雜草。

這間石頭厝是阿蕊的阿公潘阿肆所蓋,潘阿肆民國15年生,如果在世已91歲。石頭厝是光復之後才蓋的,屋齡約60幾年。阿蕊的父親說,這附近曾經被火燒山,所以房子的石頭、泥塊都崩裂,阿蕊也特地指出大門曾用貝殼砂、蚵殼磨粉加某種黏著劑來補強。

▼阿西阿發石頭厝美麗的牆面。

阿蕊的父親是里德山頂的阿美族人,母親是排灣族,昔日曾在海邊抓魚、山上種稻為生。阿蕊的父親叫阿發,阿蕊的阿公叫阿西,但從小,大家就叫阿蕊的爸爸阿西阿發,因此濱海小屋上方的石頭厝,就稱為「阿西阿發石頭厝」。

阿發39年次(今年67歲),國小畢業大約15歲(晚讀書)就開始幫忙背米下山,也會在山裡採金線蓮。他回憶說,稻穀會先在山上用槌子將穀殼脫掉,再將米背下山,以減輕負重。

▼阿西阿發石頭厝細部近觀,左下角:門框的石塊補強劑含有貝殼砂、蚵殼磨粉。

阿蕊的阿公是港口阿美族人,阿嬤是豬朥束社斯卡羅人;阿公是被招贅的。住在里德潘文杰後裔潘德芳家的下方,是十八社番的平民。阿蕊回憶小時候阿嬤說的話:「那時候,其他番社會帶五穀、提人頭來大頭目家屋交流進貢,頭目家的遮雨棚(isasi)掛了18個人頭。」那時都會喝酒、跳舞 (烏嘮),狂歡一個禮拜。

阿蕊的阿公帶著牛從豬朥束翻山越嶺到這邊開墾、討生活。阿蕊說:日本人管得嚴,很多人都被迫到這裡討生活。阿嬤曾說過,連吃檳榔也會被打耳光,打到嘴角流血,所以他們都很討厭日本人。

前文提及的兩間技福寮與阿蕊阿公的「阿西阿發石頭屋」是當時同一位師傅建蓋的。阿蕊一直跟我們說,祖先們真的很厲害,要將這些石頭切割的這麼整理,還要建造如此美麗的房舍,他們如何辦到的?他說,蓋房子的石頭都是撿拾附近三條溪從山上沖刷下來的大石塊切割而來。的確如此,百年前,沒有任何機具切割大石塊,全靠手作完成,而石頭厝卻是由幾近整齊畫一的石塊組合而來。

出風鼻南方山坡上的石頭駁坎

在出風鼻稍南方,抬頭仰望傾斜的山坡上,有一處約4公尺寬的石頭駁坎,這是什麼呢?有人會把房子蓋在陡峭的山坡上嗎?如果是,這戶人家又是如何捱過秋冬時節,恆春半島東南岸怒吼的落山風?

▼石頭駁坎寬3.8公尺、高0.6公尺,是昔日牛羊寮的牆面基石。

阿蕊的父親說:這不是房子,是有權狀的牛寮和羊寮,因為鹿寮溪口蓋軍營,要立電線桿,挖了牛羊寮邊的泥土,加上颱風的摧殘,導致寮仔倒塌,現在僅留一排石頭駁坎鑲在山坡上。阿蕊的父親回憶:當時有人飼養很多羊,整個海邊都是羊群。牛寮、羊寮的主人是來自豬朥束山頂的人,名叫阿明仔,姓賴。

▼牛寮、羊寮的石頭駁坎遺址在陡峭的山坡上。


聽阿蕊和他父親說,海邊住在阿明家附近的還有一位潘姓海軍伯,海軍伯的屋舍現在還在,目前是海軍伯的孫子在使用,這位少年仔住在滿州。他們同時提到在鹿寮溪出海口右岸 (南邊)還有3間古厝,但已被荒草淹沒了。

第二天,我們由阿蕊的海濱小屋後方上切山林,上溯出風溪,繼續找尋豬朥束社遷徙至此的生活遺跡。今天因為較晚出發,走到出風溪上游支流「加暖暖溪」,祭拜過土地公廟後,就埋窩造飯了。下午循著加暖暖溪往下游走,找到了腹地非常大的吳郭魚養殖池,隨後上溯出風溪,又找到兩間舊家屋。

▼祭拜加暖暖溪畔的土地公廟,祈求團隊工作平安順利。

出風溪較下游的石頭厝主人是潘阿福,年紀已逾百歲(比阿蕊的阿公阿西年長)。較上游的石頭厝主人是潘阿山,年紀和潘阿福差不多。潘阿福和潘阿山都是豬朥束社的族人。這附近的石頭厝都是阿蕊的阿公那一代的先民蓋的,現今年紀約莫都在一百歲上下。

潘阿福的石頭厝

屋體寬3.8公尺、深4.72公尺、高1.8公尺,門寬1.1公尺,下方有水稻田,共有七區,腹地非常大。在加暖暖溪土地公廟下游,有座養殖魚池,體積非常大,石砌矮圍牆長25公尺、寬18.6公尺、高1.4公尺,主人就是潘阿福。阿蕊的父親說,魚都是自己吃,沒有背到山下賣。阿蕊還說七區稻田的灌溉水會流往下游的養殖魚池。

▼養殖魚池的石砌矮圍牆仍很完整。

▼位在出風溪較下游潘阿福石頭厝的牆面,石頭堆砌的很整齊。

訪問時,阿蕊的媽媽提及,阿蕊的父親以前抓回來的魚,都是她經過里德山頂,擔到滿州賣,然後當天返回海邊,一天要走兩趟山路。阿蕊的父親也提到,以前海裡捕到的魚多到背不回來,就直接在海邊用鹽巴醃製了。

潘阿山的石頭厝

在出風溪較上游的石頭厝主人是潘阿山,屋體寬3.6公尺、深5公尺;窗戶寬0.55公尺,高0.5公尺。門前有寬敞的稻埕可以曬稻穀。

▼潘阿山的石頭厝,窗戶的格局還完整保留。

潘阿山不只在出風溪有家屋,第三天上溯田螺溪踏查到的唯一家屋,也是潘阿山所擁有。
這間位在田螺溪上游的石頭厝,屋體寬3.4公尺、深4公尺,門寬0.75公尺。屋前右方有爐灶,距家屋約0.85公尺,長0.7公尺,寬0.6公尺。屋子左側離家屋1公尺處有一從田螺溪取水的引道。潘阿山在附近的水稻田遺址面積寬廣,水稻田就在溪流旁地勢較高處,從田螺溪引水進來的灌溉溝渠也有跡可循。

▼位在田螺溪上游的石頭厝,主人也是潘阿山。

因為潘阿山要同時照顧出風溪和田螺溪兩處的稻作農地,範圍非常很大,所以農事都得靠豬朥束的族人來幫工,例如插秧、除草、收割和曬穀子都需請幫工一起忙碌。

▼潘阿山位於田螺溪旁的水稻田遺址,已成青青草原。

這次踏查豬朥束社人被迫遷徙尋求生計的家屋,在山林裡找到了養殖魚池、水稻田遺址、灌溉取水口和曬穀場……,更在密林和荒煙蔓草中找到許多人家的石頭厝,並訪問了阿蕊及他的父母,對家屋主人及其農事生產有所認識,成果可說相當豐碩。

▼這次踏查的路徑和移民家屋的地理位置示意圖。

▼文中所提被訪問人阿蕊(右)、他的父親阿發(左)及母親(中)。

留言

張貼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