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股頭潘文杰御路與茶山蕃童上學路的關聯

原住民因為沒有文字記載,只能用母語來傳承世代,導致後人追溯原鄉部落的史實時困難重重。田野調查通常也是靠訪問當地耆老,引出線頭,慢慢抽絲剝繭才可能釐清事實。跟著劉還月老師的半島東岸古道踏勘團隊工作多次,第一次體驗從事交叉比對的驗證工作。古道路徑的驗證,需要親臨親為,花費加倍的時間和體能。但,追根究柢、儘量釐清史實所在,是田野調查必要的謹慎態度。

2016年3月,工作團隊曾請公館的古清芳老師領路,走過一趟茶山蕃童越嶺到國語傳習所豬朥束分教所上學的古道。5月初,老師又請了十八番社大股頭潘文杰的後裔潘德芳先生帶領,想要了解他口中大頭目親臨茶山部落的御路。

▼潘德芳先生是瑯(王喬)十八番社大股頭潘文杰的後裔。

這次我們從里德出發,非常有趣的是,大股頭潘文杰的御路和茶山蕃童上學之路在越嶺道的部份幾乎重疊。3月曾因為路基塌陷,高繞開路的路段,這次在潘德芳阿伯的帶領下,小心翼翼走過險峻的坍塌地,又接回曾經走過的路徑。走到潘文瑞(wudjuy)舊居遺址,也和3月時的路徑不同,這次穿越廣大的檳榔園,和昔日的山居自給自足的生活又拉上一些關聯。

▼紫:3/20茶山蕃童上學之路;黃:5/2大頭目潘文杰御路。中間有一大段幾乎重覆。

▼ 放大地圖,可以看出兩條路徑差異之處。白色線圈內是坍塌地,之前高繞,這次硬是走過來。走到潘文瑞(Wudjuy)舊居的路線也不同,這次從潘魯勿的檳榔園穿過。


▼潘文瑞(wudjuy)舊居遺址。


潘阿伯帶著我們在密林裡穿梭,距離他上次入山,相隔10年以上,他的手上沒有GPS定位,也不像古清芳大哥會爬到樹上辨識方位,阿伯竟然可以精確地找到路徑和聚落地點,且清楚地陳述過去種種的記憶。探勘結束,我才聽說他在路上曾經兩度腳抽筋,原因是因為穿了鞋子走太久的路,真是難為他了。

▼在恆春半島的山林裡,常常見到用支柱根擴張版圖的白榕。

▼檳榔樹被白榕的支柱根纏勒,形成美麗的螺旋曲線。

在潘阿伯的領路下,途中還踏查一處石頭厝聚落,有三戶人家在此居住,日本人撤退之間,就陸續搬離山林,目前只留下屋子的牆基。潘阿伯也試圖帶領我們探尋古墓,可惜密林中佈滿沙勒竹,沙勒竹是台灣唯一蔓生型的竹子,如果不處理,根本無法往前行。家豪費了一番工夫,用園藝剪刀一刀一刀剪;潘阿伯趴在地方匍匐前進去尋路,可惜,困難重重,終究還是放棄了。

▼石頭厝聚落的遺址

▼Balisi祭祀儀式

古道重覆比對的驗證工作,雖然耗費時間和體力,但,從過程中漸漸釐清及歸納出的共通處,卻是令人倍感興奮和欣慰。

▼踏查終點是朱家茶園的古厝,居高臨下可以鳥瞰港口溪出海口和港口吊橋。

《延伸閱讀》
茶山蕃童上學路的所見所聞
時光倒轉 回溯蕃童上學之路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