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沒在喧囂與繁華的圓山水神社


聽了一堂「認識台灣的神社與日式宿舍」的課,回憶起今年年中相繼幾起日本時期的文物資產被破壞的新聞,繼南部八田與一雕像被鋸頭、北投逸仙國小的狛犬被毀損,再來就是圓山水神社被噴漆,神社前的公狛犬下落不明。老師提及圓山水神社雖小,配置大致完整,小神社的規格算正統。一邊聽課,心裡就盤算著,趁這幾天冬陽普照的難得機會,出外找尋這座小巧的神社。

往來捷運劍潭站不知幾回,從來都不知道在捷運站對面自來水公司陽明縈業分處的山坡上,藏有一處日治時期建造的水神社。


日本政府在1907年(明治40年)興建台北的自來水供水系統,當時台灣總督府在公館附近設置台北水源地唧筒室(今自來水博物館),利用引擎動力抽取附近新店溪的溪水,完成了「台北水道」工程。1920年代,因人口迅速成長,公共用水嚴重不足,於是總督府另覓水源,在大屯山南麓的竹子湖及紗帽山發現豐沛的湧泉,於是開始規劃興建「草山水道系統」,1928年4月正式動工,四年後完成,將陽明山的湧泉輸送下山,供給台北市的用水。


水源順著大家熟知的水管路從草山運下山到天母三角埔,再到圓山貯水池,然後經過明治橋(中山橋)輸送到台北市區。 草山水道系統由於工程艱難,興建過程中,有數名工程人員不幸殉職。完工後5年,昭和13年(1938)自來水公司的員工募捐,在圓山貯水池旁建立這座圓山水神社,祭祀水神,祈求草山水道營運順利,同時也撫慰殉職工程人員的亡魂。 


我在周日午後到此探訪,自來水公司陽明營業分處鐵門深鎖,但門柱貼有水神社明確的相對位置,地上柏油路也有大大的「水神社」指標。從陽明營業分處建築物兩側的階梯拾級而上,都可到達貯水池和水神社園區。

我從左側進入,經過一小段坡度緩和的石階路,映入眼簾的就是高高的爆氣塔。塔台上的藤蔓因冬季枯萎,「活水頭」三字清晰可見,這是台北市第一任長官(市尹)武藤針五郎在昭和6年(1931)所題的字。



沿階而上,看見一大片寬廣正方的草坪,貯水池就在下方,角落處有突出的排氣孔。在氣爆塔的旁邊,有一個六角型的建築物,資料記載是調配水壓和水量的設施,稱為配水井。 



水神社位在貯水池的另一側林蔭下,規模不大,但神社的配置完整,共分三層,第一層右方有社名碑「圓山水神社」,石碑背面刻有「昭和十三年四月二十七日建立」;左方有個石鑿洗水缽,造型古樸圓潤,水中沉積代表日本風的青楓落葉。第二層本應有一對石狛犬,今年8月中,統促黨一名成員來此洩憤噴漆破壞神社,同時間公狛犬遺失,母狛犬被推倒在地。他被捕後,堅決否認偷竊公狛犬。公狛犬至今下落不明,只剩經過整理扶正的母狛犬佇立於此。





第三層除了一對石燈籠,就是主殿。這個主殿造型很奇特,是青瓦褐柱中國式的奉祀亭,基台上放了一座小神社。這不是傳統的日本神社呀!原來二次大戰結束,國民政府遷台,神社遭受破壞毀損,在民國79年蓋了這座奉祀亭,不祭祀日本的水神,改拜中國的水仙尊王。水仙尊王就是歷史上治水有名的大禹。

時代變遷,不同的族群擁有不同的價值觀,不知何時,水仙尊王又恢復成為日式的小神社了。神社非常的小,但造型遵守日本的正統格式。神社下方的庭園覆地廣闊,花木扶疏,林蔭下有原始樸實的石桌石椅供遊客休憩。



我從另一側的階梯下山,結束今日圓山水神社的探訪。



.更多照片請點這裡

【 延伸閱讀】: 水之祭訪—圓山水神社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