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石/老鷹溪步道 體驗《賽德克‧巴萊》"原"味竹橋


文/楊小毛  圖/陳大彎、楊小毛

在電影《賽德克‧巴萊》中,日本巡查站在吊橋上向前來巡視的警官說,番人搭建的竹橋難看又不安全,番人還是習慣繼續使用,語意中帶著輕蔑。這種拱型竹橋,原住民用祖先流傳下來的原始工法搭建,代代相傳,即便是橋樑工程進步的現代,在尖石鄉的老鷹溪步道仍保留兩座,原汁原味呈現泰雅族原住民就地取材的傳統和智慧。



老鷹溪步道位在新竹縣尖石鄉玉峰村,發源自李棟山,是玉峰溪的支流,而玉峰溪是大漢溪上游的支流之一。步道口在玉峰國小旁,在竹60-1鄉道有一個玉峰村導覽圖佇立。入口處有一棟竹造的兩層樓建築,由此進入步道,映入眼簾就是原始的拱型竹橋。


泰雅族原住民的生活與竹子密不可分,傳統的屋舍用竹竿搭建,桂竹、麻竹都是桌上佳餚,過溪的便橋也使用竹子搭建。竹橋的搭建工法非常原始,作為橋墩的竹竿有長有短,沒有經過機具切割,非常樸實。橋的入口處清楚標示一次只容兩人通過,走在橋上,因重量壓迫竹竿的韌性,發出嘎嘎的聲響,的確令人擔心橋的穩固性。


步道沿著老鷹溪畔緩緩而上,兩側的山崖因溪水長期下切以及地層的變動,形成峽谷地勢,溪谷怪石嶙峋。岩層的紋理承載地層的演變,溪水淨潔清澈,潺潺由上而下,形成多處深潭。這裡是原住民孩童的自然泳池,夏日可見孩子們脫的光溜溜,在此跳水、嬉戲。



步道前半段路基穩固,部分路段鑿石壁開路或銜接平坦大石塊而成,步道緩緩而上,輕鬆好走。後半段幾乎不成步道,所謂的路都是沿著岩壁勉強搶搭而來。當地玉峰社區發展協會的原住民利用竹竿、木板、樹枝順應地形地勢,懸空架設,硬是在岩壁邊搭建出一條可以走的步道。



這是我看過最原始的自然工法,用木板鋪設步道,用竹竿建造危險路段的扶欄。垂直岩壁高度落差大,上登的梯子也是用樹枝簡易架設,垂直陡峭的幅度,僅靠幾根樹枝支撐,膽小者可能連嘗試的勇氣都沒有。這種工法就地取材,原始而樸實,並且與大自然的景色融合,親自體驗非常刺激。但,缺點就是維護不易,木材、竹竿容易受潮腐敗,且禁不住豪雨或天災的破壞。



步道的終點處是老鷹溪瀑布,溪水順著垂直的陡壁從高處而降,形成雪白的飛瀑。高聳飛瀑沖刷的潭水極深,溪水清澈但深不見底。老鷹溪位在尖石後山,尚未過度開發,我們才有機會接觸到如此原始且古樸的溪谷美景,這當然也要感謝當地原住民的護溪護魚行動和長期的維護。


如何到
1.    國道3號下關西交流道接118縣道,轉台3線接120縣道,過尖石大橋接竹60鄉道,到宇老村過魯壁山莊後轉竹60-1鄉道,過指標6.5公里後,看見玉峰村導覽圖立牌,即達步道入口。
2.    台七線(北橫)接砂崙仔道路,經三光到玉峰國小,前方過橋即步道入口。

100.10.23
朋友接獲玉峰村當地居民通風報信,說老鷹溪步道的棧道完工了,我們趕緊邀約同伴一同前往。為何要如此急急忙忙?因為有多次經驗,一直以為下次有空再去,結果一場大雨或風災,路毀、橋斷,等待修復時間常常又是一年半載。歲月匆匆,很容易就遺忘這處佳境。


老鷹溪步道入口在玉峰國小附近,這間國小是一所非常有原住民風情的學校,藏在深山,非常幽靜。學校建物處處可見泰雅族的圖騰,牆面色彩就是代表泰雅族特色的紅、白、黑。


老鷹溪步道的原始工法令人讚嘆原住民的堅持,為了要保持原始自然樣貌,寧可與自然搏鬥,不斷地鋪路修橋,也不願水泥鋼筋侵略這塊原始荒野。



老鷹溪溪谷地形岩層陡峭,怪石嶙峋,溪谷潮濕環境,加上位處中海拔,岸邊植物林相豐富。 

梵尼蘭泛稱為「香草」,蘭科、梵尼蘭屬。圓柱形莖蔓,莖節上會有氣生根。一般應用在冰淇淋、布丁、調味料的香草,就是梵尼蘭屬植物的果莢,新鮮的果莢沒有氣味,要脫水乾燥才能散發香氣,台灣這一種梵尼蘭不能食用,但開花還是非常美麗,通常長在潮濕的森林。



大葉水龍骨是一種蕨類植物,水龍骨科。和低海拔森林的台灣水龍骨外型極相似,大葉水龍骨的根莖有鱗片,和台灣水龍骨光滑粉綠的根莖所有差別。



小赤尾胎青竹絲盤踞在岩石一隅,被眼尖的同伴發現,接下來當然就是最佳模特兒表演時間,一群人圍著牠不斷地拍寫真。


回程走玉峰道路轉北橫,從公路旁俯瞰巴陵橋,粉紫色的新橋搭建在北橫公路,舊的吊橋修復後漆成亮麗的大紅色,輝映周邊的藍天和青山,非常顯眼。目前車子無法通行,人可以在舊橋上悠哉散步於部落間。


朋友說這個角度往下望,地景稱為「三龜搶珠」,我們數了一會兒,才找出三隻盤旋在大漢溪畔的三隻大綠龜,原來有一隻的龜頭被北橫公路切斷了。


車子隨著大漢溪蜿蜒,崇山峻嶺,山高水深,處處都是美景。站在三光國小下方的公路旁,剛好可以遠眺對岸的爺亨梯田。爺亨梯田是日治時期日本人鼓勵高山稻作所開墾,極盛期有1200梯,綿延1公里,梯田沿著山勢緩緩而下,形成非常廣闊的田園景色。可惜,可能因為人口外流或農業休耕,許多面積已廢耕,加上時序入秋,爺亨梯田的景色不如盛傳中美麗。



台灣處處是美景,走入深山,放慢腳步,欣賞豐富的自然生態,心靈回到最初的感動。藍藍的天、白白的雲、綠綠的山、清澈的水、原住民樸實的生活方式、步道迥異的景觀特色,都令人流連忘返。

留言

  1. 作者已經移除這則留言。

    回覆刪除
  2. 您好,我是今周刊代編部執行編輯Katia,
    目前正在製作新竹縣政府《好客竹縣》刊物,
    看到您這篇文章在介紹新竹縣的竹橋與竹屋的照片,
    很希望能夠將您的照片放上這本刊物,
    若您有看到這訊息,還請您跟我們連絡,
    謝謝您喔!

    回覆刪除
  3. 哀哀 一開始的竹橋現在沒有了
    變成水泥橋了

    回覆刪除

張貼留言

熱門文章